发布时间:2025-07-05 07:58:54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印度愛經(從古印度《愛經》到第一條推特)
早在公元前3世紀,人們就已經在泥板上記錄文字以傳達特定的信息。從那時起,文件就成了曆史向前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或扮演著政府權力的角色、指揮具體的行動,或代表著宗教或是藝術動人心魄的力量,或是以最簡單的形式,將發明家誕育的革命性新想法表達出來。
英國一位名叫斯科特ⷥ 裏斯蒂安鬆(Scott Christianson) 的曆史學家,從小就對各式各樣的文件感到好奇,上至奠定民主與法製的《權利法案》,下至改變搖滾樂曆史的披頭士唱片合約,如數家珍。為了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白紙黑字”,他用近一年的時間將散落各地的文件原稿收集整理,寫成了《文件中的曆史:改變世界曆史進程的100份文件》一書。
書裏收錄的文件既有激動人心的政治宣言,也有推動科學發展的理論文獻,甚至包括了改變文化潮流的藝術作品,幾乎涵蓋了人類曆史發展的方方麵麵。
除了真實可感的原作與手稿,這本書還花了大量篇幅記敘了文件背後富有傳奇色彩的“趣聞軼事”。引發西方教會大分裂的《九十五條論綱》是怎樣傳播的?《美國憲法》為何在頒布後遭到了猛烈地攻擊?曼哈頓計劃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數字到底是什麽意思?蘋果公司成立的法律文件暗藏何種玄機?這些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故事讓這些曆史文件擺脫了冷冰冰的曆史見證者形象,而更像一個與你閑聊家長裏短的說書人。
經出版社授權,界麵文化(ID:Booksandfun)從這100份曆史文件中精心挑選了4份——從公元前的性愛社交指南《愛經》,到80年前開啟了電視時代的第一張節目單,再到奧威爾預言之作《1984》的神秘手稿,最後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條推特……
這是一本公認的高難度性愛體位指南,但無插圖的梵文原版實際上是指引人們如何享受多彩多姿感官體驗的生活指南。這部偉大的著作內容豐富詳盡,展現了驚人的現代感,而性愛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這幅18世紀亮色油畫描繪了《愛經》裏的一個性愛技法,它的畫風屬於盛行於印度北部拉傑普塔納宮廷的拉傑普特畫派。這部經書被認為匯編於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3世紀之間的某個時間段,但最早的原始版本並未流傳於世。
梵文術語“愛經”意指對性之歡愉的指南。以“愛經”作名的這本古代著作,通常被認為是北印度的智者筏蹉衍那所作。據說,筏蹉衍那是一名獨身苦行僧,他在超凡入聖的沉思和冥想之後,匯編完成了這部日積月累而成、覆蓋各個年齡層的性學知識書。然而,這本書的來龍去脈依舊不甚清楚。《愛經》由一種古代梵語寫成,是古印度那段曆史時期裏僅見的哲學文獻。
《愛經》的基本信條是,男女兩性都嫻熟於許多不同途徑的歡愉,這是幸福婚姻的需求。這部書還對同性戀和婚外情給出了指導,包括如何使用香料來吸引愛侶。它還畫出了圖示,解釋男女使用何種性愛體位最為相宜;還展示了各種各樣的性愛姿勢,從擁抱接吻到口交和性交,不一而足。不過,性愛話題隻占了全書七篇中的一篇。
當然,《愛經》珍視印度教四位一體生命目標(purusartha)的每一麵向,並強調這四大目標——法(dharma,追求有道德的生活),利(artha,追求各種財富和成就),欲(kama,追求欲望和情愛等歡樂)和釋(moksha,追求真知、獲得解脫)應該保持彼此間的平衡。如是這般,這本書編載了高級印度教文化生活的方方麵麵,傳授了優雅生活所需的許多社交技巧,包括音樂、烹飪、文學、體育和沙龍。
英國廣播公司(BBC)將“神奇的電視”介紹給它的聽眾後,便開始向電視的潛在用戶提供一份簡要的節目清單,以《廣播時報》附刊的形式出版,每周一刊。唯一的問題是,觀眾必須住在信號發射台方圓二十五英裏內才能接收到電視信號。
《廣播時報》的“電視節目”副刊向讀者許諾,“接下來的數月將趣味盎然……你將看到一門新藝術的誕生。”
信號閃爍不定、若有若無——對電視這種新媒介進行了多年試驗後,1936年,英國廣播公司在亞曆山德拉宮(綽號“阿裏ⷥ𘕨㏢)建造了第一座電視台,節目策劃們受命,在9天內研發第一個電視節目。開場秀“在這裏,看著你”於1936年8月26日現場直播。播報員萊斯利ⷧ爾說:“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我非常榮幸,帶您進入神奇的電視。”
1936年11月2日下午3點,世界第一檔按時播出的電視節目如期登場。當時,英國或許隻有100~500台電視機有條件接收信號,所有的電視觀眾都必須住在距離亞曆山德拉電視台周邊25英裏半徑之內。電視機的龐大和貴重,讓看電視成為遙不可及的奢侈,唯有富人方能享受。當時的傳統是,觀眾看電視時必須西裝革履正襟危坐,仿佛他們正在參加一場舞台劇。
由埃裏克ⷥ𗦾䧲設計的《廣播時報》特別封麵,畫出了亞曆山德拉宮的收發塔。開篇文章解釋了“工程師和節目製作者們如何花費數月時間調校這個迷人的新設備,使它可以像放送聲音一樣放送影像”。
二戰當中,奧威爾的家毀於德軍的火箭彈,妻子死於一次常規醫療手術,這使他的生活變得晦暗。為了生存,也為了撫養兒子,他努力創作另一部小說。猶豫不決之下,書名暫定為“最後一位歐洲人”。一位朋友向他提供了一座空房子作為寫作基地,房子位處蘇格蘭內赫布裏底群島中的朱拉島的石岩上。盡管飽受結核病困擾,奧威爾仍同疾病和截稿壓力作戰,他在一台便攜式的老舊雷明頓打字機上奮筆疾書。
奧威爾在致友人的書信中寫道:“我正在努力和這本血腥之書的最後結尾較勁,它探討如下問題:如果核戰爭不是最終的歸宿,那麽事態將有怎樣的發展。”1948年11月30日,奧威爾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四月間,天氣寒冷晴朗,鍾敲了十三下。”小說如是開篇,“在每層樓梯平台正對著電梯口的一麵牆上,宣傳畫上的那張巨大麵孔從那裏凝視著你,它是那種設計得眼神能跟著你到處移動的肖像畫。’老大哥在看著你’,下麵印著這樣的標題。”
1984年,一部《1984》的複刻本出版,最終發布的版本還展示了奧威爾那狂暴紊亂的手跡草稿。小說尚存的手稿由布朗大學圖書館收藏。這本書那別具一格的標題至今仍是個謎。是否最後兩個數字“84”是有意為之——將小說完成的年份、那個混亂的年代——“1948”的末兩位倒過來?那駭人的未來,是否早已在今天埋下了種子?
奧威爾的打字稿。這份原始的打字稿展示了奧威爾如何對文字進行精妙而廣泛地改寫。若非他那精明的編輯,小說開頭就不會如此使人難以忘懷。
一位害羞的年輕企業家冒出了一個想法。他要發明一個遠程信息係統,這個係統使所有用戶均可通過手機,向世界傳輸簡要的文本信息。於是,他發出了他的第一條“推特”——當時,他並未想到這將使他成為一名億萬富翁。
2006年上半年,臉書(Facebook)誕生已經整整兩年,它所提供的社交網絡服務取得了現象級的成功。傑克ⷥ䚨忦露名舊金山市30歲的數字時代創新者,他萌發了一個新想法:一種新型的免費社交和微型博客服務。他與一些朋友(埃文ⷥ聥𛉥熦ﯼ比茲ⷦ懲,諾亞ⷦ 斯)取得了資金支持,並開始運作這項工程——他們管它叫推特(Twitter)。
多西認為,這個名字看起來特別貼切,因為它標誌著“一條前後不連貫的短信息流”,如同鳥類嘰嘰喳喳的聲音。推特的願景是成為一家在線社交網絡服務商,注冊用戶可以發送和接收不超過140字的短信息流——這被稱為推文。推文將顯示於網站界麵上。未注冊用戶將可以閱讀推文,但不能發送推文。
世界上第一條微博。
2006年3月21日上午9時50分,多西發出了第一條推特。推文說:“就此建立我的推特。”4個月後,推特網站得以建立。推特快速生長,2012年已贏得了超過1億的用戶。2014年7月,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5億。5億用戶中,有2億7100萬用戶被歸類為活躍用戶。廣告收入迅速使多西成為一名億萬富翁。
(本文書摘與圖片節選自《文件中的曆史》一書,經出版社授權發布。)
欢迎分享转载→ kaiyy.gmwdxx.com